为切实提升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管理服务学院于3月17日至4月13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诈主题教育及宣传活动,通过“观影+讲座+案例+实践”的多维模式,全方位增强学生防诈“免疫力”。
观反诈电影:沉浸体验识破骗局
学院组织各班级集中观看反诈微电影《陷阱》,该片真实还原“刷单返利”“虚假贷款”等大学生常见骗局。观影过程中,同学们屏息凝神,精彩的剧情的让学生深受触动。“电影里的套路太多了,骗子一步步诱导转账的细节让我背后发凉!”24早期教育专业的同学感叹道。观影后,学生纷纷表示对诈骗手法和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警校联动:网络专家进校园 锻造网络安全铠甲
4月13日晚,图文信息中心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管理服务学院6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聆听由安庆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吴昊警官主讲的“筑牢青春防线 守护网络安全”专题知识讲座。这场干货满满的网络安全课,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安全风暴”。
吴警官首先用一组触目惊心的调研数据,直观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剖析“高薪刷单陷阱”、“贫困助学金诈骗”等真实案例,他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诈骗分子如何精准利用学生的心理弱点设下圈套。现场演示环节更是让师生们大开眼界——原来“随手拍照发原图”这样的小习惯,竟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而AI技术的滥用,更让“眼见为实”的传统认知面临挑战。讲座中,吴警官特别强调了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结合《刑法》《民法典》相关条款,详细解读了传播网络谣言、实施网络暴力等行为的法律后果。最后,他从技术防护、心理防御、法律意识三个维度,为同学们量身定制了一套“网络安全防护秘籍”,帮助大家锻造坚不可摧的“认知铠甲”。“这场讲座就像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看清了网络世界的各种陷阱。”一位参加讲座的学生感慨道。院学生工作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深化警校合作,共同守护校园网络安全,为青年学子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以案说法:干货宣传筑屏障 案例分享敲警钟
在系列活动中,学院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防诈能力。各班级负责人通过PPT和案例视频,深度解析了“冒充熟人”“游戏交易诈骗”“AI换脸诈骗”等新型诈骗手法,并提炼出简单易记的“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在“情景模拟问答”互动环节中,“接到‘客服’退款电话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大家积极分享应对策略。更令人警醒的是同学们讲述了身边真实案例:有学生因“低价演唱会门票”骗局损失全部生活费,更有学生因点击不明链接导致信息泄露而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惨痛教训,让在场学生深刻认识到“诈骗就在身边”的危险。
创意实践:学生自编自演反诈视频
在本次防诈宣传系列活动中,学院特别推出“青春无诈”短视频创作大赛,鼓励学生以身边案例为素材,自主创作反诈宣传作品。各专业学生积极响应,组建了15支创作团队,围绕“冒充客服”“虚假购物”“刷单返利”等常见诈骗类型,创作出15部形式多样的反诈短视频。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情景再现,生动演绎诈骗全过程。“参与视频制作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诈骗话术的套路。”一位参与创作的学生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听讲座更有意思,记忆也更深刻。”学院还将优秀作品作为反诈教育资源库,供后续安全教育宣传使用。
管理服务学院“观影+讲座+案例+实践”四位一体反诈教育模式,推动安全教育由被动灌输转向主动参与。通过沉浸体验、反诈知识宣传、真实案例分享和创意实践,以警校联动、师生互动形式,增强学生防诈反诈意识,提升学生防诈反诈能力。学院将持续深化安全教育,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助力平安校园建设。(文:汪 婷 图:管院新媒体部 审稿:丁 凡)
